豪门国际

IF:26.8《AM》南昌大学万文兵:基于负载MnCO微球的矿化莲花茎的生物启发免疫调节支架加速骨再生
专栏:学术前沿
发布日期:2025-08-21
作者:豪门国际科研

临床上,由严重创伤、肿瘤切除或先天畸形等造成的大段骨缺损修复仍是棘手难题。传统自体或同种骨移植因供体有限、并发症多而受限;骨组织工程虽开展出多种支架,但骨微环境中免疫骨细胞失衡常诱发慢性炎症,导致骨吸收和愈合失败。因此,亟需一种既具备力学支撑又能主动调节免疫、诱导M2型巨噬细胞极化以维持骨稳态的新型仿生支架。


1755755880607034829.png


针对上述问题,南昌大学万文兵团队天然骨“致密-多孔”分层结构启发,构建了矿化脱细胞莲茎(MDL)与负载碳酸锰的介孔聚多巴胺微球(MM@MDL3)复合支架。该支架可持续释放CO和Mn²⁺,协同促进M2巨噬细胞极化、抑制炎症,并顺利获得BMP-2/SMAD/RUNX-2通路显著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。大鼠颅骨缺损实验证实,MM@MDL3可显著增加新生骨体积、促进血管长入并减少破骨细胞生成,展现出修复大段骨缺损的临床转化潜力。该文章于2025年7月2日《Bioinspired Immunomodulatory Scaffold Based on Mineralized Lotus Stalks Laden with MnCO Microspheres for Accelerated Bone Regeneration》为题发表于《Advanced Materials》(DOI: 10.1002/adma.202502919)

(1)空心介孔聚多巴胺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与表征

MnCO@mPDA颗粒成功构建:SEM(图1B)示mPDA多孔结构被填充;TEM与EDX(图1E)证实C、O、N外新增Mn;粒径由mPDA的255 nm增至295 nm(图1C),Zeta电位由−0.39 mV降至−22.17 mV(图1D)。FTIR在2000 cm⁻¹出现碳酸锰峰(图1F),XPS于641.4 eV处检出Mn峰(图1G)。CO释放动力学(图1H):随时间延长,血红蛋白430 nm吸收下降,碳氧血红蛋白410 nm吸收上升。细胞相容性(图1I):rBMSCs在0–50 μg mL⁻¹存活率>90%,50 μg mL⁻¹为最佳工作浓度;12.5–50 μg mL⁻¹陆续在5天无毒性,100 μg mL⁻¹第3天起出现显著毒性。


1.jpg

图1.多聚多巴胺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和表征。(A) 空心介孔聚多巴胺微球制备过程的示意图。(B) SEM/EDX 图像显示了具有和没有羰基锰负载的介孔多巴胺微球的形态,以及相应的元素组成分析。(C) 介孔聚多巴胺微球的尺寸分布曲线。(D) 锰羰基负载前后介孔聚多巴胺微球的 Zeta 电位测量。(E) 元素分布图 (TEM),显示负载的介孔聚多巴胺微球内锰的分布。(F) 聚多巴胺、羰基锰和负载羰基锰的介孔多巴胺微球 (MnCO@mPDA) 的 FTIR 光谱。(G) MnCO@mPDA 的 XPS 分析。(H) 紫外-可见吸收检测 CO 释放。(I) 与不同浓度 MnCO@mPDA 共培养 1、3 和 5 天的 BMSCs 的细胞相容性测定。p < 0.001

(2)复合脱细胞莲花茎支架的制备与表征

图2A示复合脱细胞莲茎支架制备示意;图2B为Lotus、DL、MDL、MDL-3、MM@MDL-3实物;图2C、2D显示DL已去除>95% DNA与蛋白;图2E给出DL孔隙率88.66±1.76%,矿化后降至67.33±0.88%;图2F测得大孔径2000 μm、小孔径130 μm;图2G–H证实所有支架具大孔及小管结构;图2I示纵向定向垂直通道;图2J–M示DL压应力0.49±0.02 MPa、拉应力0.20±0.05 MPa,矿化后分别升至8.54±0.36 MPa与1.24±0.03 MPa,三次冻融后分别增至12.04±0.48 MPa与1.41±0.02 MPa,MnCO@mPDA的加入使应力略再提高。


2.jpg

图2 功能化莲花叶柄的表征。(A)制备流程示意图;(B)各阶段实物照片;(C,D)DL脱细胞后DNA与蛋白残留量;(E,F)孔隙率及孔径;(G,H)横截面与纵向多孔通道形貌;(I)通道取向分析;(J–M)压缩与拉伸力学性能

(3)复合脱细胞莲茎支架干细胞招募实验和体外成骨实验

图3A示MM@MDL3支架内BMSCs沿纵向通道迁移,第1天聚集0–100 μm,第3天达200–400 μm,第7天深入500 μm,各深度细胞密度均高于DL、MDL、MDL3。图3B显示所有样本ALP阳性,MM@MDL3于7 d和14 d染色最深;图3C、D定量ALP活性与染色一致。图3E–G示ARS钙结节染色红色随培养加深,MM@MDL3矿化最高。RT-qPCR表明,与DL相比,MDL、MDL3、MM@MDL3在各时间点Runx2、Col I、OPN表达均上调,以MM@MDL3增幅最大。


3.jpg

图3 MM@MDL3对BMSC迁移与成骨分化的影响。(A)共培养1、3、7 D后BMSC垂直迁移的3D重建;(B)7 D与14 D的ALP染色;(C,D)对应ALP活性定量;(E)7 D与14 D的ARS染色;(F,G)钙结节定量

(4)复合脱细胞莲茎支架的体内成骨评价

图4A示术后4、8周Micro-CT重建及矢状面影像,MDL、MDL3、MM@MDL3组新骨覆盖率高于对照与DL;图4B–D量化显示MM@MDL3的BV/TV最高、Tb.Th最大、Tb.Sp最小。图S9A的HE染色及定量表明MM@MDL3有机骨基质最多;图4E的三色染色与定量证实其胶原基质亦最高。图4F的CD31免疫荧光显示MM@MDL3血管新生最显著。


4.jpg

图4 MM@MDL3对骨再生的影响。(A)术后1、2月Micro-CT重建及横截面影像;(B)BV/TV定量;(C)Tb.Sp;(D)Tb.Th;(E)Masson三色染色示胶原沉积;(F)CD31免疫组化示血管新生

(5)复合脱细胞莲茎支架的定向骨生长能力

如图5A所示,该示意图说明了功能化莲花茎用于颌骨缺陷修复的植入过程。红色箭头指示细胞迁移的方向。在对骨缺陷模型脱钙股骨的三色染色图像进行定向分析中,对照组显示再生骨中的胶原蛋白矩阵取向混乱。相比之下,DL、MDL、MDL 3和MM@MDL 3组表现出胶原蛋白矩阵的有序定向生长,垂直于骨缺陷方向(图5 B)。


5.jpg

图5 功能化莲花叶柄引导定向骨基质沉积。(A)长骨缺损修复示意图,红色箭头示细胞迁移方向;(B)术后4周股骨缺损区三色染色,黑色箭头示骨基质取向;(C)三色染色伪彩图示再生骨基质定向;(D)各组再生基质角度分布

(6)复合脱细胞莲茎支架的抗炎能力

图6A–C示RAW264.7细胞经MM@MDL3提取物处理后CD206↑、NOS↓,提示M2极化;图6D、E显示MM@MDL3使ROS荧光最低,自由基清除率61.87±1.63%。图6F–H示术后4周植入区CD206↑、CD86↓,MM@MDL3 M2表达最高;图6I示其M1/M2比值最低。图6J–L GO与GOBP分析均显示MM@MDL3上调适应性免疫、吞噬及趋化相关通路。


6.jpg

图6 MM@MDL3对炎症反应的影响。(A)RAW264.7极化示意;(B,C)CD86与CD206表达;(D,E)L929抗氧化;(F–H)缺损区M1/M2巨噬细胞;(I)M1/M2比值;(J)GO富集;(K,L)GOBP富集

(7)复合脱细胞莲茎支架的成骨机制研究

图7A–D示与对照及DL相比,MDL、MDL3、MM@MDL3组BMP2、SMAD、RUNX2荧光增强,MM@MDL3表达最高;图7E–J示术后4周MM@MDL3组C-FOS、RANKL下调,HIF-1β、P85上调,提示其经BMP2/SMAD/RUNX2促成骨,并藉PI3K/Akt/HIF-1β抑破骨。


7.jpg

图7 MM@MDL3对骨修复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。(A)BMP2、SMAD、RUNX2免疫荧光;(B–D)RANKL、CFOS免疫荧光;(E–G)P85、HIF-1Α免疫荧光


图8A示PCA区分MM@MDL3与对照;图8B火山图列上调3301、下调3429基因;图8C–E GO与GOBP示细胞粘附及成骨通路上调;图8F、G示血管生成、矿化、骨重塑增强;图8H网络图确认骨形态发生、成骨分化富集;图8I热图列Ctsk、Tnn、Gpnmb、Sphk1上调。


8.jpg

图8 MM@MDL3的RNA-SEQ分析。(A)PCA;(B)火山图;(C)细胞行为GO;(D,E)细胞粘附与骨化GOBP;(F)骨重塑GO;(G)血管生成GO;(H)CYTOSCAPE/CLUEGO网络;(I)差异基因热图


 研究小结 

本研究构建的MM@MDL3支架借助有序通道快速募集修复细胞,并顺利获得持续释放CO与Mn²⁺诱导M2巨噬细胞极化,从而在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的同时显著促进血管生成与成骨,实现骨缺损高效再生;该策略为临床骨修复给予了可行方案。后续需系统阐明支架降解动力学、长期安全性及MnCO潜在毒性,并进一步优化组分与递送系统,以有助于临床转化。

上一页:IF:19《AFM》中科院范克龙/郑大一附院党晓卫: 一种用于胰腺癌饥饿-铁死亡-免疫治疗代谢重塑的“AND”逻辑门纳米反应器
下一页:IF:14.3《AS》重庆医科大学曹阳:用于动脉血栓形成多维治疗的机械仿生纳米复合材料

科研咨询+技术服务
公司专业给予从技术咨询、方案制定、实验实施,到结果分析、报告总结等医学科研咨询及技术服务

医学实验服务
公司为客户给予医学科研的研究实施服务。公司拥有六大技术服务平台——疾病动物模型服务平台、医学分子...

博客详情
当前位置: 豪门国际> 博客详情

豪门国际生物 给予高品质的医疗产品和服务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让人类生活得更健康和更美好

联系豪门国际

广州豪门国际生物医用材料有限公司
地址:广州市黄埔区科研城掬泉路3号国际企业孵化器A区702
电话:
020-3202 9909

手机:180 2452 3356

产品中心

扫码关注

1704848311194088584.jpg      1744178484532037199.jpg

         关注公众号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扫码加客服